首页

品丝论足下载

时间:2025-05-29 23:36:15 作者:“雪龙2”号圆满归航:首次秋季南极考察推动国际合作新模式 浏览量:16465

  中新社海口5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新闻通气会29日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停泊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雪龙2”号完成航程4万余海里的南极秋季考察,联合8国12位科学家探索罗斯海生态奥秘,并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开启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的极地合作新模式。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此次考察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也是中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抵海南海口,共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

  考察联合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表示,这次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图为“雪龙2”号的直升机停机坪。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今年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考察队领队助理、“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在归航途中,“雪龙2”号应邀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泰国诗琳通公主出席“雪龙2”号欢迎仪式。其间,中、泰两国科研机构举行了极地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还举办了科普教育展览。据了解,2016年来,已有15名泰国科研人员参与中国极地考察。

  王金辉介绍,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累计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考察队副领队何剑锋说,本航次主要在水体结构、低营养级生物、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3个方面有新发现。其中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考察队发现了罗斯海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今年前10个月天津口岸发运中欧(中亚)班列货物超5万标箱

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9月7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永泽受贿一案。

8月份全国共新开10条国际货运航线

湖南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自1964年以来,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持续推动杂交水稻科技创新。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给美国。

“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和“连接欧洲基金”(CEF)也向“新三样”产业提供大量补贴。“欧洲区域发展基金”主要资助落后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以缩小与欧盟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2021-2027年,该基金将重点资助有助于绿色低碳转型的项目,[6]计划拨款1043亿欧元补贴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城市交通等项目。[7]“连接欧洲基金”主要支持在交通、能源和数字服务领域发展高性能、可持续和高效互联的跨欧洲网络。[8]2021-2022年,该基金向18个能源项目提供了16.6亿欧元赠款(包括5个电力项目、4个二氧化碳项目、3个天然气项目、1个智能电网项目、5个跨境可再生能源项目)。[9]

中国气象局:预计5月山西、上海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下午4时许,张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观众的支持:“这是我度过的最美妙的国庆节。感谢今天到场的每一位观众,你们的热情和呐喊给我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很幸福我们一起度过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日子。”

(粤港澳大湾区)外企“巨头”加码投资粤港澳大湾区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耐克宣布在深圳建设耐克中国技术中心,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让耐克牢牢把握住线上机遇。在第五届进博会上,耐克宣布在其中国物流中心建立“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可以实现高度智能自动化和熄灯运营,极大地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韧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